四年级上册3课现代诗二首之秋晚的江上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著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秋晚的江上》作者刘大白
这是一首散文诗。
赏析诗句:
此诗形散而意浓,意境优美。细察,其形式排成三行,本诗分为两段,只有三句,即“鸟儿驮着夕阳”“夕阳掉在江上”“芦苇妆成红颜了”,是一首典型的微型散文诗。归鸟何以倦了?鸟倦实在也是人倦。这是诗人的想象,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移入。一个“驮”字,一方面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奇丽的想象。第二行,鸟翻双翅,抖落斜阳,这种夸张的描写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第三行,通过“妆”和“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诗歌中:“归鸟、斜阳、双翅、芦苇、红颜”等一组五彩斑斓的景象交相辉映,倦态、驮着、翻翅、掉落、妆成等一组动感十足的场景相继登场,这宁静优美的景色,浸透着诗人的瞬间感受,流露出诗人的无比欣悦心情,,如一幅色彩明丽的风光图画,自是可人之境。
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合作探究,品味诗歌语言,学习诗歌中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特色,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江边秋景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喜悦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现代散文诗歌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过程
1、以谈话的方式导入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如此美景带出学生思索诗歌的描写笔触。
2、读诗歌,品诗意。
诗中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归巢的鸟、斜阳、白色的芦苇)
(归巢的鸟 斜阳 白色的芦苇 美景)
让学生以小组组队的方式进行朗读互助,互比,使得学生朗读诗歌时字音准确,字句通顺;在课文中划出生字,认识生字,理解本诗。
3、研读诗歌,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诗歌,让学生表达出喜欢的诗歌以及原因,进行全班交流
师: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鸟儿要干什么,是怎样的状态
生:鸟儿归巢,倦了
驮 字突出了什么
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
4、思考问题
师:本诗用夸张的表现方式来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用拟人的方式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一丝情趣和生气
5、整体感受诗歌的内涵
从诗中描绘的景色来感受作者务必欣悦的心情,诗人通过观察、感受、描绘、想象来写出秋晚的江上的美;让学生用美的眼睛,充满诗意的心,去感受秋天,想象秋天,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板书设计
鸟驮着夕阳
翻双翅
白色的芦苇
妆成 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