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之宿建德江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会写生字“德”,通过字形了解“德”的内涵。
2、借助注释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意,想象秋江暮色中诗人孤身一人停宿于建德江的画面,体会诗人客居异乡的孤寂愁苦之情,初步了解羁旅之思。
3、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景色的美,并分析感悟景色的特点, 初步了解借景抒情。
4、背诵全诗。
重难点
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景色的美,并分析感悟景色的特点, 初步了解借景抒情。
难点:
借助注释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意,想象秋江暮色中诗人孤身一人停宿于建德江的画面,体会诗人客居异乡的孤寂愁苦之情,初步了解羁旅之思。
教学过程
一、诗文回顾,情境导入
师简介羁旅诗后展示相关诗句,全班齐读,而后师创设情景导入。
PPT展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师引入《宿建德江》:唐代诗人孟浩然孤身一人,漫游吴越途径建德江的时候也写下了一首流传至今的羁旅诗《宿建德江》,我们今天一起来感受感受孟浩然的情思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羁旅诗有个初步认识,初步了解羁旅诗大多抒发思乡思亲之情,便于体会诗人在《宿建德江》抒发的客居异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二、解读诗题,初读感知
1、学生字:齐读课题,师指导书写“德”, 通过字形讲解“德”的内涵
2、解诗题:读了诗题后,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宿”的意思,“宿”住宿、留宿。“建德江”是一个地名。诗人正在建德江留宿。
师生对话中点出理解诗意的方法:借助注释
3、初读诗歌,疏通字词,读出节奏
(1)个人读师点评,指导读音:“烟渚”的“渚”,多音字“宿”“泊”
(2)自由读
(3)点名读,点名学生评价
(4)PPT展示节奏,师生合作读,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多种方式朗读,把握朗读节奏,体会诗歌的味道。
三、再读古诗,明意悟情
1、借助创作背景悟情
介绍诗人写作背景,PPT展示,全班齐读
师:你们觉得求官不成、仕途失意的孟浩然是什么心情呢?
预设 :“愁”“愁苦”……(板书:仕途失意)
设计意图:联系写作背景有助于帮助理解诗情,是学诗的重要方法。
2、细品字眼,感受愁苦(赏析诗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1)思考:因为没有办法做官,诗人原来就已经愁绪满怀,此刻面对黄昏的落日,诗人还在愁苦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预设:还在发愁。“愁新”。
(2)思考:为什么诗人还是在愁苦呢?从这句诗的哪一些字眼可以看出诗人发愁的原因呀?他在愁什么呀?
预设生回答:客、日暮……
根据生的回答,师引导详细分析,层层追问,总结得出诗中情感是思乡之愁。(板书:思乡之愁)
(3)全班齐读多遍,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设计意图:抓住诗歌中表情达意的字眼,更易于把握情感。同时通过朗读,加深学生对诗歌情感的体会。
3、分析景物特点,初悟“借景抒情”(赏析诗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思考:在书本中把第三第四句诗中写到的景物圈划出来,并且静下心来想象画面,找一个词来形容形容这些景物带给你的感受,动笔写下你的批注。
生分析诗中景物“天”“树”“月”的特点,了解到景物带有诗人的情感。(板书:天 树 江 月)
四、紧扣单元要素展开课堂练笔
1、小练笔: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就是孟浩然身边的月亮,你想对孤独的孟浩然说些什么?请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用“孟浩然啊孟浩然……”开头,写一写月亮对孟浩然的回应吧。
PPT展示:
此时此刻,你就是孟浩然身边的月亮,你想对孤独的孟浩然说些什么?
句式:这月亮仿佛在说:“孟浩然啊孟浩然, 。”
播放月亮视频素材,生随着音乐,想象写话。
师追问:听了月亮的回应,孟浩然又会对月亮说什么呢?
师:同学们,是啊,这一轮月亮的陪伴,给诗人孟浩然孤寂愁苦的内心带来了一丝丝喜悦,一点点慰藉。是月亮安慰了孟浩然啊!
2、点明抒情方式为“借景抒情”。(板书:借景抒情)
五、师范读,创设情境引读全诗(PPT出示诗句,播放配乐)
六、小结情感,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全班齐读导入时出示的诗句
师总结,布置作业:是啊,诗人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都寄托在了(停顿)那一轮皎皎的明月上。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来寄托情感是很常见的,月亮已成了古人抒发情感的凭借。在月亮的光影里,每一个诗人都曾经陶醉,每一次陶醉都是一幅美的画面。请各位同学课后继续去积累通过月亮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同时还请同学们背诵本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