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评课稿听课记录

时间:2022-07-09 六年级 浏览:

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评课稿听课记录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背起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旨在通过一组课文的学习,点燃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无限向往之情。阅读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旨在在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中,呼应人文主题中对走向美好大自然召唤,让学生努力在阅读的时候通过想象看见文字背后的绚烂世界。习作要素是“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变形记》),与单元人文主题和阅读要素有些许关联,但更侧重学生的想象。

古诗词课难上,比赛场上的古诗词课,更是难上加难。程洁老师的这堂课,作为一堂比赛课,以简洁精巧的教学设计,恰到好处的资料补充,轻松舒适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现代的课堂里张开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触摸到古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一份情感。

一、简洁精巧的教学设计

通观全课,本堂课的教学大致可分“听唱《村居》,揭题导入”“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想象面,看见词景”“结合资料,体悟词情”等四大板块。

一、“听唱《村居》,揭题导入”:教师以一首童声演唱的《清平乐·村居》唤醒学生对稼轩词的一点旧学印象(四下学过)。接着,教师简介《清平乐·村居》的创作背景(词人退居江西上饶18年,作词200首),点明本课所学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为词人同一时期的创作,学生经此点拨,自然而然地就会将《清平乐·村居》中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今天要学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相联系。最后,通过关注注释,解读课题,明白词中所写的内容大致为何。

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教师先出示课文插图,建立学生对词中所描摹的画面的整体印象,并告诉学生词人是在退居时七年写就此词。接着,教师在配乐声中为学生范读全词后,请学生自读全词。结合注释,教师重点讲解了“见”的读音和意思,帮助学生读准字音。最后,教师请学生在读正确的基础上,再读全词,通过对“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词意解读,帮助学生读好停顿,读出节奏。到这里,通过对难读字音的强调和难读句子的聚焦,学生已能读好全词。

三、“想象画面,看见词景”:教师在学生能把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词人的“夜行所见”,并以“默读全词,想象画面,说说词人的夜行中的所见所闻”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交流“印象最深的画面”的过程中,结合词句的意思,“从读到的内容想开去”(阅读要素),逐句品赏了词句中描绘的画面。最后,学生在对全词画面的想象中朗读全词。到这里,学生完成了从“读好课文”到“读文想象”的学习。

四、“结合资料,体悟词情”:教师以课后练习二“《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觉不一样,结合诗句说一说”为突破口,先让学生联系此前学过的直接描写“愁情”的《宿建德江》(诗中有“日暮客愁新”之句),探索同样写到了月亮而只字未提情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字外之“情”。在“找到——圈出——交流”的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学生最先谈到词中的“丰收之情”(喜),教师以“要丰收啦”的提示语帮助学生读好对应的词句;接着,教师以“辛弃疾不是农夫,为何庆祝丰年”为突破口,在学生阅读补充资料中介绍的辛弃疾初到江西时连年大旱,他“禁止官商抬高物价”“发放粮食赈济灾民”“退居稼轩种稻莳蔬”(参考《辛弃疾传》)等一系列举措,让学生在深入体悟词人以农人之喜为喜,倍感稻香蛙声之乐的真正原因,读懂并试着读出词句背后动人的情。随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纷纷读出“明月别枝惊鹊,清半夜鸣蝉”句中的景中之情,“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句中微雨疏星的清幽之情,“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句中的怀念、熟悉的旧识之情。接着,教师以诗情画意的语言串讲营造意境,引导学生逐句朗读,在朗读和想象中走进词中的景与情,让学生明白此处的“忽见”是因为“前面的景色太醉人”。

课到此处,本可结束,但老师再次引入一则资料——《中国诗词大会》上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评语,让学生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不写酒店写茅店,不写星汉灿烂、烟雨霏霏写七八个星、两三点雨,不写歌声写蛙声,不写花香写稻香”中,在专业的文学鉴赏中印证刚才感受到的词人辛弃疾在这首词中寄托的那一份“情”。随之,教师便让学生在充分体会词中之情的基础上,配乐朗读全词,并通过词中关键意象在课件上的集中出示,在配乐声里,背诵全词。到此,学生从词中的“一切景语”中读到了词人的“满腔情语”。

最后,教师通过给一幅图画配题词的任务,既让学生为眼前的画面配上刚学过的恰切的词句,从“诗(词)中有画”回到“画中有诗(词)”,又让学生在美美的图画欣赏中进行了“书写正确,行款整齐”的规范字书写训练。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