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蜜蜂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时间:2023-01-31 三年级 浏览:

 三年级下蜜蜂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设计说明
 
《蜜蜂》这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学习本文就是在了解蜜蜂的基础上,感受作者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片段教学是中年级的重点,所以本课在设计上,重点抓住作者做实验的准备阶段、过程,以及结论的表述几个部分,通过提出“作者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等问题的方式带动学生品味全文。采用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方式解词,抓住重点词语去品析句子等方式进行文本细读,从而达到体会人物品质的目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根据法布尔做的实验的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了解更多关于蜜蜂的知识。
 
2.搜集一些生活中的本能现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兴趣导入:(出示蜜蜂图片)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群小客人(板书课文题目:蜜蜂),你对蜜蜂了解多少?说一说。
 
2.资料介绍:法国有个昆虫学家叫法布尔,他对蜜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认识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课件出示法布尔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直观引入,学生介绍自己对蜜蜂的了解,加强了直观的感受,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同时关注作者,将学生对蜜蜂的兴趣引到本文中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1)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遇到生字新词圈起来,多读几遍。
 
(结合“备生字新词”进行教学。)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检查认读情况,教师相机强调重点生字的读音。
 
“阻”是平舌音;“超”“查”是翘舌音。
 
(2)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
 
3.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蜜、蜂、辨、阻、跨、括、检、查、确、误、途、陌”等字的生字卡片,组词朗读。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和写字的经验,教师相机强调重点生字的字形。
 
(教师重点强调“辨”是左中右结构;“检”左边是“木”,“木”捺变成点,右边中间不要丢掉“一”;“跨”的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不要多写一“丶”;“阻、陌”的部首耳刀旁是两笔。)
 
(3)教师板书示范“辨”“跨”“检”“途”的书写,学生练习。
 
4.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设计意图:识字和写字在中年级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本环节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重视写字指导,采用学生先交流经验,教师再重点强调的方式,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又使指导更有针对性。同时配合教师的示范指导,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三、自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做了一个什么实验?
 
2.围绕这个实验,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用小标题概括。
 
(教师相机板书:想做实验 实验过程 得出结论)
 
3.师生共同梳理结构。
 
第1自然段:交代了作者想做实验的目的。
 
第2~7自然段:主要写实验的经过及结果。
 
第8自然段:主要写实验得出的结论。
 
4.学习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指生读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学习关联词语“无论……总……”,练习用关联词语说话。
 
(3)深入理解:抓住“听说”“实验”谈一谈体会到了什么。先品析词语,再谈体会。
 
(听说:没有亲见,说明听说的不一定真实可靠。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表现作者求实的态度以及用词的严谨。)
 
(4)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的将信将疑,带着这种语气读一读。
 
5.小结:作者是多么严谨啊!对于听说的事情,一定要亲自检验才能下结论,想知道这个实验的结论吗?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设计意图:文本学习应先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感知;然后以读为基础,理清脉络,尤其是用小标题概括,这更容易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概括能力,而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为中年级的片段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开火车读生字词卡片。
 
2.回忆作者围绕这个实验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3.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说一说。
 
设计意图:复习引入,既巩固了基础,也注重了课时的前后联系,为本课学习打好基础。同时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有利于更有效地开展学习。
 
二、细读感悟,品词析句
 
1.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做实验的?用笔出描写作者做实验的句子。
 
(2)小组讨论,练习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说一说。
 
(3)课件出示重点语句:“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①指生朗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省去其中的一些做法行不行?为什么?
 
(做记号,这是为了辨认哪些是“我”放的蜜蜂;走了四公里路,这是为了让实验更有说服力,减少偶然性;让小女儿在蜂窝旁等,这是为了记录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②从中你感受到作者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做事细致:给蜜蜂做记号,走出四公里路。科学严谨:让小女儿记录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结合前文还能发现作者是个爱思考的人,而且不轻信,不盲从。)
 
③出示重点语句:“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学生自读,说说蜜蜂遇到了哪些困难。从“大概”一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困难:A.刮起了狂风,飞行遇到了阻力;B.难以辨认回家的方向;C.路途遥远,四公里路。)
 
(“大概”是作者的猜测,没有经过验证。可见作者用词的严谨。)
 
2.学习第3~5自然段。
 
(1)在回家的路上,作者推测——(出示课件:)“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为什么会这样推测呢?联系上面的内容说一说。
 
(2)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学。
 
自学提示:这些蜜蜂能不能回到家呢?默读课文第3~5自然段,请你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多读几遍,看看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3)学生汇报思考的内容,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①出示重点语句:“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a.结合后文内容,通过“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你知道了什么?(蜜蜂还采了蜜。)
 
b.作者和小女儿此时的心情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从哪里能看出来?(引导学生抓住“没等我”“冲过来”“脸红红的”来体会女儿说这番话时的激动、喜悦,进而体会作者也很激动。)
 
c.指导朗读。试着读一读,读出惊讶、喜悦之情。指生读,师生评价。
 
②出示重点语句:“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a.关联词语填空: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  )飞了四公里路,这(  )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不仅……还……)
 
b.此时此刻,你有哪些体会?(引导学生体会蜜蜂不但飞回来了,还采了花粉是多么不可思议。)
 
c.指导朗读,注意体会朗读的语气。(赞叹、吃惊)
 
d.已经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结论呢?为什么?(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体会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
 
3.指生朗读第6~7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①这说明了什么?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②“准确无误”指什么?(逆风没有使蜜蜂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环境没有让它们偏离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③蜜蜂不仅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还很强。请同学们看第7自然段,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呢?(准确无误、确确实实、尽管……但……)
 
④作者看到这一幕会是什么心情?试着读出来。指生读,师生评价,再指生读。
 
(教师抓住“准确无误、确确实实”指导学生理解实验结论,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欣赏与赞美,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⑤发挥想象:另外几只可能去哪儿了?
 
4.学习第8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现在一定非常羡慕小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法布尔得出了什么结论呢?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为什么说蜜蜂靠的不是超强的记忆力?你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内容来理解。一处是蜜蜂被装在纸袋里不可能看到行走的方向,也看不到沿途的景物;另一处是在放飞时刮起了大风,蜜蜂逆风飞行,又飞得很低,它们不可能在高空中“眺望”到遥远的家园。)
 
(3)法布尔得出的结论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谈谈你的体会。
 
(引导学生从“不是超常的记忆力”中感受到作者有明确肯定的地方,从“无法解释的本能”中体会到作者也有模糊存疑的地方。从中看出法布尔是一个严肃地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人。)
 
5.教师小结:是呀,无论是实验前的猜测,实验过程中周密的考虑,还是结论的严谨,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法布尔是一个有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工作作风的人。
 
设计意图:加强文本阅读,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片段教学是中年级的重点,因此,此处重点抓住实验过程中的几个片段,尤其是准备阶段,可以看出作者考虑的周密、实验的严谨,另外,结尾抓住“我无法解释”这一严谨的表达,更突出了作者求实的工作作风,而在学习结论时联系前文,注重了文本的前后联系,这也是在教学生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多角度呈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这样前后联系,使教学过程浑然一体,也深化了学生的认知。
 
三、语言实践,积累语言
 
1.教师引述:小小的蜜蜂竟有如此大的本领。下面我们来讲讲这个故事。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按照作者做实验的顺序,讲清事情的经过。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讲。
 
2.学生自由组合讲故事。
 
3.指名上台讲故事,师生共同评点。
 
4.引导学生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设计意图:在关注中年级学生复述能力的同时,注重小组的合作,让学生养成与人合作、分享的好习惯,语文的学习要得意、得言,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受,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板书设计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