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枣核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时间:2023-02-01 三年级 浏览:

 三年级下枣核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目标:
 
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课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述了“枣核”名字的由来。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述了夫妻两人为长不大的枣核发愁,但枣核很勤快,学了很多本领。第三部分(第4-13自然段)详细讲述了枣核用自己的智慧帮助村民夺回牲口、惩治恶官的故事。
2. 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枣核》是一篇民间故事。主要讲述一个聪明的孩子——枣核,收拾县官,为老百姓伸张正义的事,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二、读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用自己的恶化复述这个故事。如果有兴趣,试着续编这个故事。
 
三、走进课文,感知人物特点。
 
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枣核名字的来历。
(枣核,是一个孩子的名字,因为这个孩子只有枣核那么大,所以起了一个枣核的名字。)
 
四、复述故事,感知人物品质。
 
(一)读读课文第二、三两个自然段,
1.把表现枣核勤劳的句子划出来。
(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许多本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
2.想象一下,枣核还能干什么农活?体会枣核的勤劳。
(二)读课文4-13自然段,思考:哪些地方体现枣核聪明?找出来,说说自己的理解,并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
1.读读课文第4自然段第一句话
(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明确这句话承上启下的作用。)
3. 课文哪些地方体现枣核很聪明?请你试着填一填下面的表格,理清人物表现。
 
4.反馈交流并学习分步复述
(1)智赶牲口
 
①这一部分,先写枣核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再写衙役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十分有趣。 
 
②这一段话,写了枣核反复捉弄衙役,使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睡不好觉,疲于应对的面,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③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
 
(2)勇担责任
 
①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10-12自然段,说说从哪里看出枣核聪明?
 
噗的一声  蹦了出来  打这面,枣核蹦到那面去……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让我们看到枣核动作敏捷,也感受到民间故事想象的神奇。
县官鼻子都气歪了,脸涨得通红等夸张的神态描写,让人看了很是大快人心。
②试着复述这部分内容。
 
(3)智惩县官
请你划出表示动作的词,说说自己的感受。
 
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再次让我们感受到枣核机智灵活的模样和县官狼狈不堪的样子,同时再次说明了民间故事富有想象的特点。
5.试着把枣核三次表现连起来复述一下。
(方法一)
 
(方法二)根据枣核的不同表现进行复述。
 
五、回顾全文,体会品质
 
枣核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勤快、聪明、动作敏捷而且敢作敢当,是个机智勇敢的好孩子。)
 
六、续编故事或拓展阅读其他民间故事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