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评课稿听课记录

时间:2022-07-09 四年级 浏览:

四年级上册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评课稿听课记录

本单元人文主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语文要素有二,阅读要素为“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习作要素为“学习写书信”。根据单元人文主题和对应的阅读要素,编者为这篇课文编排了三道课后习题,一是“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应阅读要素的落实;二是“课文多次出现‘中华不振’这个词,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结合下面周恩来写的诗(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理解他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旨在呼应单元人文主题;三是小练笔,“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旨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立良好的价值观。三道课后习题,一道指向语文要素,一道呼应单元人文主题,还有一道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课文内容建立联系,实现由书及人的树人工程。

一品:品教学


揭题导入,质疑课题——老师先出示周恩来总理的图片,学生认出总理之后,教师将总理的名字端端正正地板书在课题下方,以此暗示了整堂课的教学基调——关注主要人物把握内容。接着,教师直接点名课题就是周总理少年时代立下的志向,齐读课题之后,让学生发现这是一句难懂的句子,“崛起”二字不容易理解,并通过联系近义词“强大”和核心主义价值观“富强”帮助学生初步扫清读题障碍。最后,教师将学生的年纪(十一二岁)和周总理立下大志时的年纪(十二三岁)作比较,以此引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为什么少年周恩来会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

预习检测,疏通字词——在学生们带着“周总理为什么在少年时代立下大志”读完全文之后,教师出示第一组关键词“江苏淮安、奉天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指读之后,让学生用上这三个词语介绍一下周恩来——读词的同时,也检测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随后出示的第二组三个词语中分别含有一个多音字,教师分别出示课文中含有这三句话的句子,教会学生读好了“为之一振”“惩处”和“背着伯父”等三个词语。

读懂文言,聚焦志向——读好词语之后,教师径直带领学生关注到了课文中修身课上几种不同志向。为了让学生“无痕”地关注到这些和志向有关的描述,陈老师提示学生,这篇课文写的是一百多年前的事,因此文中很多句子是带有文言色彩的。于是,学生便很自然地关注到同学们的三种志向。其中,“家父”和“明理”并不难理解,而“光耀门楣”对学生则有些陌生,对此,教师及时讲解了门楣的文化内涵,并让学生依靠近义词“光宗耀祖”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读好了同学们的志向,教师没有急着引入周恩来的志向,而是先让学生关注到魏校长“有志者当效此生”的发言,再联系前文,通过比较感受到别的学生与少年周恩来的不同志向,最后重点讲解了“此生”和“效”的意思。

抓住人物,教给方法——以上的教学,基本扫除了学生们学习课文第一件事的阅读障碍。于是,教师出示了一幅修身课上的情境插图,让学生用一句话简洁地说一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为课件中的插图配一句解说词。当第一个学生发完言后,教师出示了这个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魏校长、周恩来和其他同学),并让学生们试着去掉其中不那么重要人物和内容,把故事插图的解说词说得再简洁一点。学生会意之后,果然就将修身课上的“次要人物”——其他同学——给去掉了。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终于明白,之所以可以“其他同学”的部分去掉,是因为这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魏校长和周恩来。教师顺势板贴(“主要人物”)并小结这个教学环节的学习方法——抓住主要人物做了什么来把握故事内容。

把握内容,关注写法——用“抓住主要任务做了什么”的方法把握课文第一个小故事(周恩来少年立下大志)的主要内容后,教师紧接着就开始让学生进行方法迁移,用此前学过的方法,为课文剩下的两个故事配解说词(主要内容)。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周恩来为什么少年立志,学生基本都能根据课文内容谈到“外国人的侵略”“中国女人的遭遇”和“中华不振”等关键人物和事件。因此,教师直接点明课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并出示这个环节的学习任务——抓住主要人物给剩下的两个故事配解说词:学习“听说中华不振”的小故事,教师先请学生聚焦难懂的词语“中华不振”,再让学生从对应的语段(伯父的话)中找出“中华不振”的原因所在,再根据找到的句子组织语言,抓住主要人物把握“听说中华不振”的故事内容;学习“看见中华不振”的小故事,教师先请学生从众多的故事人物中筛选出主要人物(周恩来和中国女人),再请学生说说“那个中国女人的故事”,在充分理解故事中的中国女人所遭受的欺侮之后,让学生转换角色,说说自己如果看到这一幕时的心理活动,最后在根据“所见+所想”的句式给课文的这个故事插图配一句解说词。

当学生分别掌握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之后,教师先请学生连起来说说周恩来少年立志的原因,站起来的学生按照“听见中华不振——看见中华不振——立志振兴中华”的顺序讲了课文的梗概之后,教师先小结了学法(从长课文中理出三件事,对应三幅情节插图,用三两句话就能说清楚),再请学生按照课文的顺序(先果后因)用“之所以……是因为……”讲清楚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于是,教师顺势板贴第二个关键词“大故事”。

老师的教学并没有到此结束,当学生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内容之后,教师开始引导学生针对“课文的写法”展开思考:“课文为什么把结果放在了开头写?”这个班的学生真是聪明,一点就通,一说就对,不一会儿就明白了课文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是重要事件处于突出位置”。

情境朗读,升华情感——本以为教师教到这里就可以节课了,为了使公开课的课堂效果达到最大化,教师适时地将学生的思绪拉回那堂重要的“修身课”上,一边读着同学们的“小小志向”,一边联系着课文后面两个故事中“伯父的话”和“中国女人的不幸遭遇”,在朗读中再次感受到周恩来少年时代所立志向与其他学生的不同。最后,在《我和我的祖国》的舒缓配乐声中,师生合作着读完了课文的第五到九自然段。

反复朗读了“有志者当效此生”后,教师重点指导“效”字穿插笔的书写,并让学生练习写字——在一张书签纸上完成“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的书写。

学生完成书写,在纸上“立志”之后,教师既回眸历史,告诉学生课文写的是一个发生在距今110年的1910年的故事,又联系校史,告诉上课的南京市石鼓路小学的学生母校建校已经145年,最后鼓励学生再次叩问自己心中的读书志向——和平时代,也有新的挑战。

课后作业,延伸拓展——课后作业的布置,一是呼应第二课时的教学,让学生查找资料,进一步理解“中华不振”,理解周恩来“少年立志”的原因,为第二道课后习题的解决埋下伏笔;二是回应人文主题,推荐阅读《周恩来的故事》,并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自己的读书志向。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