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评课稿听课记录
开课伊始,教师请学生再读课题,然后,自上节课的“从色素、身段的角度感受到作者笔下优雅、清新、淡雅的白鹭就像一首精巧的诗”出发,让学生“默读课文六到八段,思考还能从哪里感受‘白鹭就像一首精巧的诗’”。学生自学之后,一名学生结合第六段,谈到了自己从文中的一个“钓”字感受到作者让白鹭动起来了,富有画面感;一名学生同样关注的是第六段,但这名学生谈到的却是自己从“镜匣”“有心人”中读出的白鹭的美;第三名学生起立为大家朗读了课文第七段,并抓住文中的“悠然”和“望哨”谈到了白鹭在树顶望哨的美;第四名学生则从第八段中的“恩惠”和“低飞”中看见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于是,教师分别抓住学生从第六到八段的内容中提到的“钓”“望”“飞”,引发学生对这三段话中对白鹭各种姿态中的行为之美的关注。(板书:行美)在这个环节,学生虽然结合六、七、八段所描写的画面,给出了教师想要的回答,但我以为,教师“还能从哪里看出白鹭的精巧”的问题是不恰当的,三幅优美的画面,三个充满韵味的场景,与教师口中的“精巧”有何关联?怪不得学生的回答,几乎无法与“精巧”对上号。
有了对六到八段的整体印象,教师便先请学生聚焦课文第六段,仔细品味,想象画面,看看自己眼前出现了一只怎样的白鹭。一名学生表示,自己看到了一只美丽的白鹭,另一名学生更高明,谈到了立于水田里钓鱼的白鹭宛如一幅山水画。教师根据两名学生的回答中都提到的“钓”展开了一连串的追问和启发。
师:白鹭真的会钓鱼吗?
生:应该是捕鱼、捉鱼。
师:那么,“钓鱼”能否换成“捕鱼”“捉鱼”?
生:不行,钓鱼显得它有耐心。我见过人在夕阳下耐心钓鱼的画面,那是很美的。
师: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来到清水田里,看见悠闲的白鹭,那雪白的——
生:蓑毛。
师:那全身的——
生:流线型结构。
师:那铁色的——
生:长喙。
师:那青色的——
生:脚。
就这样,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感受到,白鹭立在水田中,即使不钓鱼,就那么站着,就很美,“就像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学生语)。
在柔美的音乐声中, 学生将第六段齐读一遍后,教师继续引发学生对画面的想象:
师:放眼望去,远处可以看见——
生:高耸入云的山峰。
师:抬头——
生:夕阳西下。
师:低头——
生:白鹭钓鱼的身影倒映到清水田里。
说到这里,教师再次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高远的天空、透亮的水田雪白的鹭所构成的画面,一面感受着一“钓”一“捕”之间,一字千里的境界之差,一面将第六段背诵了下来。
学生背完第六段,教师在课件中出示动图,将一只白鹭“嵌”入“画框”,顺势范写“嵌”字后,让学生谈谈生活中哪些东西需要“嵌”,学生谈到了美丽的照片和珍贵的钻石。于是,教师在让学生根据画面取名字之前小结,作者眼里,文中的画面是珍贵、美丽的,因而需要“嵌”。
巡视结束,教师根据学生板贴的取名字卡,帮助学生梳理出取名的格式,如“水田钓鱼”为“地点+活动”,“白鹭垂钓图”为“事物+活动”。原本,教师似乎想从板贴的几个名字所共同提到的“水田”中总结出对地点的关注,不料一名学生却关注了“水田立钓图”的“立”,教师因而顺水推舟,请原创学生谈谈这个“立”中的奥秘。原创学生表示,相比于平平常常的“站”,“立”显得更优雅。于是,教师再次表示,“站”与“立”之间,一字之差,境界千里。有此认识,教师随即在课件中出示自己下水为一组白鹭图片创作的名字,请学生就眼前图文结合、教师下水的《羽》《晨嬉》和《优雅共舞》谈谈自己的感受。一生谈到,《晨嬉》一词,简洁地点明了图中的时间与白鹭活动,贴合图中内容。教师立即表示,这是抓住特点的取名方法。另一生谈到,《优雅共舞》中,“优雅”指向形态,“共舞”乃是拟人。教师肯定了第二名学生的分析之后,当即请学生修改自己所取的画面的名字。在对修改稿进行交流时,教师先请学生关注《镜水鹭渔》,一生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肯定了题目中对比喻和拟人的灵活使用后,教师请原创作者说说自己的创作初衷,原创作者表示,自己是从文中的“镜匣”想到“镜”,从“水田”想到“水”,再将主角定为“鹭”,最后,抓住白鹭的行为,将“渔”活用为动词。这一番既抓住了画面内容的重点,又符合文意的取名说明,获得了教师的赞赏。接着,教师再请学生聚焦《山水白鹭》,原创作者自述此处使用的是“背景+主题”的取名方法,教师显然看出了这个题目的问题所在,于是,在教师的启发下,一名学生表示,这样的题目,既未写明白鹭在做什么,也不能令人对文中所写的内容产生具体的想象,因此需要继续修改。